当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学校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民办学校而言,在追求教育公平的背景下,对课程改革的需求尤为迫切,而项目化学习正是实现学习方式转变、课程建设、教学增长的理想方式。因此,在过去这一年,我校以项目化学习为抓手,不断探索基于学校特色的教与学模式创新,期望未来能够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形成“项目化+信息化+高效教与学”的常态化教学应用模式。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项目设计和实施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于2021年12月17日开展了项目化学习全员选题培训,本次活动有幸邀请了薄全锋、潘裕翼老师莅临我校进行指导,两位专家围绕“项目化学习”做了专题讲座。
专家介绍
薄全锋
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原副主任,上海市教师教育办公室原副主任,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专家库成员,教育部“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全国专家组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特聘专家,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特聘专家。
潘裕翼
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原校长,教育部“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全国专家组专家,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特聘专家。
项目化学习
“什么是项目化学习?”
“为什么开展项目化学习?”
薄老师由问题引入,让现场的老师们迅速构建了关于项目化学习的基础认知。项目化学习是指从真实世界的问题或与真实世界相关的学科问题出发,学生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运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借助多种资源,经过探究解决一系列相关联的问题,最终能将探究结果用产品的形式呈现给合作团队或社会。薄老师指出,只有了解项目化学习的基本概念,掌握选题设计的内容与方法,才能更好地服务我们的学科发展。
薄老师在厘清开展项目化学习的目的时提出:今天我们开展项目化学习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而是希望以创造性问题为抓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而项目化学习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它应该是学生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
随后,薄老师围绕项目化学习的四个要素——选题、问题、过程和评价一一进行讲解。他举了一些项目化学习选题的例子,提出在选题时,我们就要将整个项目化学习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要素考量进去。薄老师强调,我们要以终为始,在项目启动的时候就该明确项目的成果,而项目化成果主要分为制作类、设计类、活动类三类。
薄老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项目化学习的定义、目的,并通过例子讲解了项目化学习的设计流程、选题的来源等,强调以终为始,让在场老师们对项目化学习有了初步认识,并燃起了老师们对进一步深入了解项目化学习的热情。
案例分析
潘老师评析了三篇我校教师自主设计的项目化学习的案例,对他们的项目选题、项目概述、项目化学习的目标、对应的课程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评价。他结合实例,为在场的老师们提供了项目化学习方案设计的理论指导:
1)韩莉老师:《双城记:世界城市的跨文化之旅》
●专家点评:
韩莉老师的选题比较新颖有趣,让学生将中外地标进行对比,为外国友人设计一份上海游玩指南,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以及“多元文化”的素养。
2)鞠慧老师:《邀请圆梦引路人》
●专家点评:
鞠慧老师的选题是配合学校下一学期每月一次的“少年梦与中国梦”的系列讲座,以每8位同学为一个小队,利用元旦三天,分别邀请“圆梦引路人”来校讲座。活动重点是学生记录邀请过程中小组之间和小组与嘉宾之间的沟通过程。潘老师指出这样的项目化活动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但标题过于概括,项目化学习的标题要简练,并需要提升选题的辨识度。
3)何佳倩老师:《优化场馆学习——我是民办交中博老师》
●专家点评:
何佳倩老师的选题将学科课程与学生兴趣结合起来,学生结合学校博物馆课程,通过扮演博老师,梳理六年级科学学科知识点,选择合适的展品进行深入讲解介绍,围绕具体的学科知识概念为六年级同学设计参观方案,最终以导览手册的形式呈现。潘老师指出何老师的原标题《领略科学智慧之光——我是民办交中博老师》过于宏大,科学智慧之光的范围太广,不够具体,且过于抒情,因此对原标题进行了调整。
潘老师指出项目化学习的标题要简练、有区分度;项目概述中的课程标准要条目化;活动方案要细致化、指向明确。
项目化学习
选题体验活动
![]() | ![]() |
![]() | ![]() |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今天培训的重头戏是全体老师们按学科分组,每组在短暂的几十分钟内进行头脑风暴,共同选题并讨论出初步的项目方案。
●第一组:“用视频介绍科技小制作”
学生将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视频,展示、介绍科技节项目。
●第二组:“寒冷的冬天是否需要开窗通风”
学生通过对教室内空气进行采样,计算出在冬季多久开一次窗更为合理,希望借此改善学校冬季室内空气沉闷的情况。
●第三组:“制作交中校园沙盘”
学生通过为校史馆制作沙盘,使来访者能够快速了解、熟悉校园。
●第四组:“优化学校停车位”
学生通过数学的计算、测量,在校园有限的空间内设计停车方案以满足学校内所有教职员工的停车需求。
●第五组:“我的活动我做主”
学生扮演游戏活动设计师来对大课间的体育活动进行设计,通过设计活动得到综合能力的锻炼、提高。
●第六组:“我的情绪朋友”
学生通过扮演情绪角色,来认识真实的情绪,与情绪和平共处。
●第七组:“舌尖上的交中”
学生将为如何在学校举办上海的传统美食节出谋划策,并邀请外国友人参加,借此传扬中国传统文化。
●第八组:“游戏大比拼”
学生将为传统游戏设计新的玩法,并进行手工制作,制成《班级游戏大全》手册,最后在校内举办“游戏大比拼”活动。
![]() | ![]() |
![]() | ![]() |
培训感言
本次讲座圆满结束,我校教师在专家的引领下,通过自我参与、体验设计项目化学习,不仅对项目化学习的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更是明确了未来的学习方向。
●鞠慧老师:头脑风暴让每一个需要被看见,让每一个问题都借着项目化学习的过程被解决。
●谢连琴老师:项目化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必将提高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深刻认识和主动应用,也使我们思考怎样把项目化学习理念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让核心素养在学生身上开花结果。
●陈爱兰老师:项目化学习让我对主题的选择和教育发展的方向有了相对清晰的认识,来源生活,解决生活,基于课标,才是有生命力的教育。
●亢新玲老师: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要通过学科教学,更要通过项目化学习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具体实施,不断激发学生兴趣,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陈绮雯老师:项目化学习为提升学生的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实践平台。希望项目化学习能融入我们交中的课堂,学生们能在项目化学习中发展更深层的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孙玲老师:项目化学习带来的趣味体验能够让学生保持学习的持久力、专注力,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阅读能力、思维品质和审美情趣等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升。改变教学观念势在必行!
项目化学习关注真实问题及问题的持续探索实践,关注学生的创造性与主体性。一个好的项目不仅需要还原真实世界的本质面貌,更应该具有开阔学生眼界、提升学生格局的立意。对项目化学习的探索和追求是无止境的,未来我校也将继续扎根于课堂的实践和探索,推动项目化学习研究,推动实现课程改革,使课堂能够焕发崭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