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其阅读水平。
虽然阅读是一个个体行为,但是每一个个体的行为最终将构成民族的精神境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精神力量,而它的精神力量则取决于阅读水平。对于学校而言,更是如此!一个学校的精神境界终究是由每一个教师、每一位学生的精神力量构筑而成。
2021年8月26日,李冲锋老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教育学专家)莅临我校开展题为“过一种持续而适度的读书生活”的专题讲座,鼓励教师们都参与到“燃梦行动”中,每天坚持十五分钟的阅读,进行每日阅读分享打卡。当天,交中初级蒲公英书苑读书会正式成立,老师们开启了日常的阅读打卡活动。
2022年4月23日恰逢第二十七个世界读书日,借此契机与大家分享老师们的部分阅读打卡记录:
关于读书的那点事儿
交中初级蒲公英书苑
打卡群
何玉梅
物理教师 班主任
【燃梦行动.阅读】
我是何玉梅
我在坚持“燃梦行动”!
目标虽远,持行必至!
持之以恒,久必芬芳
【目标】3年100本书
【打卡】第1天 20210826
【书目1】《文化苦旅》
【作者】余秋雨
【版次】长江文艺出版社
【页数】287
【进度】58—65页
【用时】20分钟
第一次读这本书还是学生时代。今夏去了趟敦煌,从阳关到玉门关,从阳关大道到独木桥,从敦煌石窟再到鸣沙山月牙泉和道士塔,一圈下来,突然有了不一样的感觉。时隔二十几年,重拾文化苦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好书永远不过时!
徐丽琼
数学教师
【燃梦行动.阅读】
我是徐丽琼
我在坚持“燃梦行动”!
目标虽远,持行必至!
持之以恒,久必芬芳
【目标】3年60本书
【打卡】第1天 20210826
【书目1】《非暴力沟通》
【作者】Marshall B.Roaerberg
【版次】2018年8月
【页数】190页
【进度】1~13页
【用时】15分钟
【感悟】这本书在我的书架上躺了整整一年了,今天终于开始启动阅读了,非暴力沟通的前提是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对方,我是一个非常容易暴躁的人,希望能够通过反复阅读,让自己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和孩子的沟通中,都更加平和,更加有效!
刘霖熙
历史教师
【燃梦行动.阅读】
我是刘霖熙
我在坚持“燃梦行动”!
目标虽远,持行必至!
持之以恒,久必芬芳
【目标】3年100本书
【打卡】第1天 20210826
【书目1】《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
【作者】李政涛著
【版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第一版
【页数】1-20
【进度】20/232
【用时】15分钟
【感悟】每一个小篇章都让人很有感触,边阅读边停下来仔细思索,因此读得较慢。
警惕“教育他人”的冲动所导致的受教育者的折磨和痛苦,认真去倾听每一个具体、特殊的个体。
颇有感触的同时亦感受到了作者文字中优美的韵律感,心情舒缓。
王惕
语文教师
【燃梦行动.阅读】
我是王惕
我在坚持“燃梦行动”!
目标虽远,持行必至!
持之以恒,久必芬芳
【目标】3年100本书
【打卡】第29天 20210923
【书目4】《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作者】[美]史蒂芬·柯维
【译者】高新勇 王亦兵 葛雪蕾
【版次】中国青年出版社
【页数】共247页
【进度】92—122页
【用时】30分钟
【感悟】习惯二 以终为始
我的理解:
1.终者,人生目标也。什么样的目标?即个人最重视的期许或价值观。也就是要以自己认定的正确的处事原则作为追求目标和行为纲领。
“为始”,作为开始,也就是一切从原则从目标出发。常言说志存高远,与此道理一致。把目标安放于高山之巅,便不怕浮云遮眼。
2.有趣的关于“思想与行动”的比喻——领导与管理。
管理是有效地顺着成功的梯子向上爬,领导则判断这个梯子是否靠在了正确的墙上。管理是正确地做事,领导则是做正确的事。结论:还是领导重要,即想明白很重要。
徐丽萍
科学教师 班主任
【燃梦行动.阅读】
我是徐丽萍
我在坚持“燃梦行动”!
目标虽远,持行必至!
持之以恒,久必芬芳
【目标】3年100本书
【打卡】第29天20210923
【书目6】《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美】莫提默·J.艾德勒 查尔斯 ·范多伦
【版次】商务印书馆出版,2021年8月北京第42次印刷
【页数】376
【进度】36—70页
【用时】40分钟
【感悟】
要教育少数具有高度学习动机的孩子阅读(通常他们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和教育一些不管动机有多微弱,或家庭有多贫困的孩子阅读,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一百年前如此,今天依然如此。
阅读如此,学习也是如此。
谢连琴
道法教师
【燃梦行动.阅读】
我是谢连琴
我在坚持“燃梦行动”!
目标虽远,持行必至!
持之以恒,久必芬芳
【目标】1年20本书
【打卡】第2天 20210923
【书目1】《项目化学习设计》
【作者】夏雪梅
【版次】教育科学出版社
【页数】255 第二遍读 找重点
【进度】5
【用时】20分钟
【读书方法】研读 精读 重点读 摘录核心句。
六种高阶认知策略:问题解决,创见,调研,决策,实验,系统分析。
布鲁姆把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六个层次:知道、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知道——对信息的回忆;
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信息;
应用——将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分析——将知识分解,找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评价——根据一定标准进行判断;
创造——结合各个组成部分以形成一个新的整体。
刘亚兵
体育教师 班主任
【燃梦行动.阅读】
我是刘亚兵
我在坚持“燃梦行动”!
目标虽远,持行必至!
持之以恒,久必芬芳
【目标】3年100本书
【打卡】第54天 20211023
【书目5】《正面管教》
【作者】简·那尔森
【版次】2016年7月第一版,2021年03月第22次印刷
【页数】310
【用时】 15分钟
【感悟】帮助识别错误的目的和观念的线索
一个受到鼓舞的孩子不需要行为不当。我们太习惯于用惩罚说教或其他形式的责难、羞辱和痛苦来促使孩子做得更好。孩子出现不正当行为的时候,对他予以鼓励,不需要说教太多,让他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刘亚丽
英语教师 班主任
【燃梦行动.阅读】
我是刘亚丽
我在坚持“燃梦行动”!
目标虽远,持行必至!
持之以恒,久必芬芳
【目标】1年12本书
【打卡】第34天 20211023
【书目3《班主任工作漫谈》
【作者】魏书生
【版次】漓江出版社
【页数】312页
【进度】203-215
信是心声,信是心桥。班主任要善于传生,善于搭桥,特别是现代社会要求人与人的交往更广泛,更频繁,班主任要更多的建筑心之桥,使学生的心路四通八达。
孙贝雯
体育教师
【燃梦行动.阅读】
我是孙贝雯
我在坚持“燃梦行动”!
目标虽远,持行必至!
持之以恒,久必芬芳
【目标】3年50本书
【打卡】第80天 20211123
【书目5】《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作者】塔拉·韦斯特弗
【版次】南海出版社
【页数】388页
【进度】55-65页
【用时】15分钟
【感悟】无论你成为谁,无论你把自己变成了什么,那就是你本来的样子。它一直在你心中。不是在剑桥,而是在于你自已。你就是黄金。回到杨百翰大学,甚至回到你家乡的那座从地山,都不会改变你是谁。那可能会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甚至也会改变你对自己的看法——即便是就金,在某些光线下也会显得晦暗, 但那只是错觉,金子一直是金子。
陈绮雯
化学教师
【燃梦行动.阅读】
我是陈绮雯
我在坚持“燃梦行动”!
目标虽远,持行必至!
持之以恒,久必芬芳
【目标】1年12本书
【打卡】第117天 20211223
【书目10】《吃掉那只青蛙》
【作者】博恩·崔西著,王璐译
【版次】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数】166页
【进度】127——166页
【用时】35分钟
【感悟】完成一项庞大任务的技巧是用“香肠工作法”,把大任务分解成多个部分,一次只需解决其中一部分,就像一次只吃一片香肠一样,最终就能吃掉整个香肠。
鞠慧
道法教师 班主任
【燃梦行动.阅读】
我是鞠慧
我在坚持“燃梦行动”!
坚持我所热爱的,热爱我所坚持的!
我阅读,我快乐,在世不属世
【目标】1年10本书
【打卡】第94天 20211223
【书目3】《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
【作者】夏雪梅
【版次】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年3月第2版
【页数】237页
【进度】114~125页
【用时】30分钟在
【感悟】为了完成现在的项目设计,反复在看这章的内容,对于评价和量规的设计。评价主要考察学生,聚焦以下几个问题:
1.最终成果是否回答了驱动性问题
2.在最终成果中是否产生了对概念的深度理解和掌握了相关知识技能?
3.学习实践的质量如何?
4.在过程性的成中是否证明了概念的深度理解和掌握
5.在类似的情境对话中是否证明了相应的学习
6.在类似的情境中是否产生了迁移?
吕彩玲
化学教师 校长
【燃梦行动.阅读】
我是吕彩玲
我在坚持“燃梦行动”!
目标虽远,持行必至!
持之以恒,久必芬芳
【目标】3年100本书
【打卡】第68天20220123
【书目6】《全球科技通史》
【作者】吴军
【版次】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4月
【页数】418页
【进度】330-346
【用时】20分钟
【感悟】间接的科学研究方法体现了人类的智慧。例如X射线衍射发现物质的结构、阿尔法粒子的散射实验等。看到几类维生素等药物的合成过程,体会到超越“产品”的意义——掌握一套通用的合成大分子有机物的方法,这也是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体现。科学研究的工具不仅仅有数学,还有重要的方法论。数学学科的公理化体系给人感觉非常严密且深奥,忘记是谁说过的,数学是让人变得聪明的学科。数学家与化学家都是一群寻求自洽的人,更有甚的是,自洽的内在逻辑性比假设前提更加重要,譬如数学中的罗氏几何、黎曼几何与欧氏几何,化学中的各类酸碱理论,无关对错,关键是场合。看到这里不由感叹,人类怎么会演化出这么高的智慧?!
陈爱兰
历史教师
【燃梦行动.阅读】
我是陈爱兰
我在坚持“燃梦行动”!
目标虽远,持行必至!
持之以恒,久必芬芳
【目标】1年20本书
【打卡】第128天 20220123
【书目8】图文中国史
【作者】樊树志
【版次】中华书局
【页数】320页
【进度】41—60页
【用时】20分钟
【感悟】难得找到一本跟教科书目录同步的书籍,当然教授的书本是更加详细和包含目前史学界的各种观点,对于教学工作是有帮助的,图文并茂也增强了历史的直观性,同时能让历史爱好者了解到历史是怎么来的,以及怎样看待当今历史观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告诉你过去发生了什么,就应该告诉你我是怎么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或者,我的观点是怎么来的,理由和依据也很重要。
韩莉
英语教师
【燃梦行动.阅读】
我是韩莉
我在坚持“燃梦行动”!
目标虽远,持行必至!
持之以恒,久必芬芳
【目标】1年20本书
【打卡】第182天 20220223
【书目27】《中小学外语教学》
【主编】程晓堂
【版次】2022年1月
【页数】64
【进度】9-14
【用时】15分钟
【感悟】深度学习不是知识的粗浅叠加,更不是孤立、零散的知识点罗列。教师要梳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不要陷入浅层提问、语言点讲解、课文复述的低效套路。
深度学习以认知分层理论为缘起,认为认知有“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种层次。浅层加工时,多处于机械学习状态,更关注学习材料的意义、知识深度理解与应用,能够解决复杂问题。
深度学习是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深度学习四大特点:批判理解、有机整合、建构反思、迁移运用和问题解决。
孙善刚
化学教师
【燃梦行动.阅读】
我是孙善刚
我在坚持“燃梦行动”!
目标虽远,持行必至!
持之以恒,久必芬芳
【目标】3年100本书
【打卡】第5天 20220223
【书目1】《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
【作者】夏雪梅
【版次】教育科学出版社
【页数】237页
【进度】1-17
【用时】25分钟
【感悟】今天读了第一部分:学习素养和项目化学习。收获很大,让我明白了一些基本概念。项目化学习我一直认为就是基于真实情境下的教学。我一直认为这个真实情境就必须是我们身边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但是通过今天的阅读,我明白了项目化学习所指的真实,主要是从两个层面来说:所学知识和能力的真实、所运用思维方式的真实,至于他是虚构的,还是真实事件的再现,是历史的还是未来的,都是可以的。
另外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项目化学习和综合性课程的区别,综合性课程就像水果沙拉,把各种水果拼凑到一起,其实本质还是原来各自的水果,但是项目化学习是把很多水果打成汁,形成一杯混合果汁,就像目前的STEM,就是把科学、技术、数学、艺术等揉和在一起。
突然想起去年参与的学校综合课程,那时候我就将项目化学习与多学科主题课程相混淆。使项目化学习变成了不同学科内容的主题拼盘。比如“海洋主题”。我认为是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当时啊,语文课上是关于海洋的阅读、美术课上关于海洋的绘画、音乐课上关于海洋的歌唱、劳技上关于海洋的作品,所有的内容都指向海洋本身。将海洋的知识和技能作为目标,原来这都不是项目化学习,因为它指向的都是具体的海洋形象和知识。而不是学科,多学科,超学科的概念,具体的海洋知识无法迁移,而概念才能为学生提供更深层次理解。
何佳倩
科学教师
【燃梦行动.阅读】
我是何佳倩
我在坚持“燃梦行动”!
目标虽远,持行必至!
持之以恒,久必芬芳
【目标】3年100本书
【打卡】第186天 20220323
【书目31】《吃货的生物学修养》
【作者】王立铭
【版次】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数】241页
【进度】151-241
【用时】35分钟
【感悟】
最后一章是甜蜜的疾病——糖尿病
从肥胖症到高血脂,再到糖尿病,这些病症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罕见的,发病原因复杂(比如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产生胰岛素的能力是不足),另一类是比较常见的,因饮食和运动失调导致的疾病(比如2型糖尿病患者)
与此同时,糖尿病相关的药物研究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就是机缘巧合的发现(作者比喻是和古代术士巫师们的炼金术相差无几),比如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发现起源是美国牧民发现自家牲口吃了新引进牧草“山羊豆”后会出现低血压,甚至死亡,然后科学家分析是因为含有一种胍类物质会非常剧烈的降低血糖。科学家们至今(本书出版)都没有研究清楚这种药物是如何降低血糖的。
另一类就是理性制药的产物,通过科研分析、临床实验一系列过程抽丝剥茧找到最合适的药物。
不断从偶尔中习得新知识,研究发现新可能性的过程真是太奇妙了!!
高贵明
生物教师
【燃梦行动.阅读】
我是小高
我在坚持“燃梦行动”!
目标虽远,持行必至!
持之以恒,久必芬芳
【目标】3年100本书
【打卡】第196天 20220323
【书目19】《鼠疫》
【作者】加缪(刘方译本)
【版次】上海译文出版社
【页数】273页
【进度】208-224
【用时】15分钟
【感悟】塔鲁向里厄敞开了心扉,他觉得世界上有太多类似于“鼠疫患者”的人,用一种貌似理性与合理的说辞,向他人传播着死亡。这“鼠疫”可能是死刑法,可能是腐朽的道德,也可能是政治、伦理、人性之恶……(这让我想起许多人用所谓战争的意义,去让杀人这件事变得合理化)然而细菌是天然的,人的意志却不是。塔鲁因此感到深深的疲惫。“只有同理心,才能让人得到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