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悦读·分享·提升——校本研修之教研教学案例分享活动
2021-08-30

8月27日上午,交中初级2021年暑期校本研修在一楼多功能厅举行。本次研修以“悦读·分享·提升——教育教学案例分享”为主题,6位老师作为各学科组代表在大会上进行全校的分享,徐吉老师担任主持。


01 高效能班主任成长手册—建立情感账户

班主任的工作有很强的专业性,我们是否意识到,所谓专业,从来不仅仅是一种“术”的方式,更是一种“道”的探寻与构架?贾老师围绕这个问题,为我们分享了几个暑期家访的小故事,并讲述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她认为家访不仅是建立家校之间情感账户的契机,还是班主任找到未来与孩子建立情感连接切口的好时机。在一次次家访,一次次沟通中,贾老师发现班主任经营和维护关系之道真是无穷无尽,但是最本质的原则是“尊重”、“理解”、“耐心”……若能把握最本质的原则,就能建立起信任与爱的桥梁。

02 成长型思维—与学生共成长

何老师分享了自己与小王同学的故事:参加航天工程师科创比赛的小王同学在假期一遍一遍的修改自己的设计稿,对这领域并不熟悉的何老师也没有就此放弃。虽然对未知领域的问题无法做出回答,但是何老师教小王同学怎样检索专业文献,怎样去寻求软件操作、编程相关问题的答案……

成长型思维无法由老师灌输给学生,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首先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然后用自己的行动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老师应该和学生共成长!


03 构建温馨与信任的集体

徐老师认为构建温馨与信任的集体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这关系到整个班级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也关系到每一个学生成长过程中获得的幸福感,以及以此形成的价值观。

她从自己班的一些小事切入,针对目前班级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温馨与信任的集体的途径。例如,“我的班级我做主”,徐老师认为我们可以让学生集体商议班规,并让学生自己探讨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怎么办。“我的班级我贡献”,在班级可设置许多岗位,学生可以思索“我可以为班级做些什么”让学生对班级有归属感,成为班级的小主人……


04“关注圈”到“影响圈”—缓解家长焦虑

鞠老师通过暑期的研修学习,意识到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针对学生个体的辅导,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应有整体思维。

在暑假家访的过程中鞠老师特别使用了斯蒂芬柯维的“影响圈”来帮助家长改变思维模式,调整生活方式,和谐亲子关系,有效消除家长们的焦虑。

05 教育无处不在—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刘亚兵老师为我们分享了自己与一位后进生的故事,在教育的过程中他认识到我们老师首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只有这样才会从心底对学生改观;不给孩子贴标签,才会真正的喜欢上学生。在建立充分信任的前提下,也要引导他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自己存在的问题。整个过程可能会很长,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一旦发现他有进步要及时肯定他,当众表扬他,这样他才会有动力不断提高自己……

06 知彼解己—“真诚”本身就是一条道路

“当我们不再急切回答,改以诚心去了解、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程老师认为,真诚是与人沟通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真诚本身就是一条道路。当我们“移情聆听”孩子的心声,去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他们便会对我们敞开心扉。

心灵世界自有其理,非理智所能企及。

在六位老师分享的教育教学案例中,我们看到他们作为教师,眼里有学生,心中有善意。学生的成长过程也许会很长,我们要做的就是静待花开。期待下一次教师们的案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