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讲评课,我们这么上(七年级版) 如何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
2021-05-28

2021年4月我校六年级语数英学科的教师们开展了跨学科教研,针对试卷讲评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围绕“如何基于数据分析、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进行了研讨。

5月,七年级的高海珊、关晶、冯明胜三位老师也进行了试卷讲评课的展示,语数外教研组对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进行了更深入的研讨。浦东新区语文教研员夏智老师、英语教学专家张燕军老师、浦东新区数学教研员齐敏老师及数学教学专家金荣生老师、李丽老师、孙隽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指导。

七年级的试卷讲评公开课在六年级研讨的基础上进行,更侧重于跨学科研讨。开课准备阶段,三位教师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积极的讨论,找出各学科的试卷讲评课的共同点和差异性。跨学科教研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使学科老师们能“跳出学科看学科”,各学科老师齐聚一堂,以评促教,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语文组高海珊老师执教



“戊”、“戌”、“戍”、“戎”、“戒”如何区分?从造字法入手,高海珊老师通过几个汉字篆书的比较,让学生们在比较中感受古汉语的魅力,使无趣的汉字活泼起来,枯燥的知识灵动起来,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化传承及理解”这一语文核心素养。

浦东新区语文教研员

夏智老师点评

夏老师认为这节课设计巧妙,重点突出,教学思路严谨。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呈现考试情况。教师能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在考试中面临的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展开讨论。文言文讲解另辟蹊径,有趣生动,说明文的讲解深入文本,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圈出关键词,连缀成句,生成答案,条理清楚,分析细致。


英语组关晶老师执教



在这播种希望的五月,七(4)班的孩子们徜徉在英语交流、思考辨析、推理判断等多元思维活动中。这节英语试卷讲评课是学生的主场,学生在小组合作式学习的模式下,进行自主纠错,用全英文分析语言现象,有效促进口语表达能力。A thousand journey takes every step. 学生阅读的高阶思维培养,始于对错误问题的再思考和精准分析。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质疑、辨析、概括和推理判断,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学生在阅读的深层探索中提升了自身的思维品质,也学会用成长型思维去看待每一个错题,体会思考的力量。


浦东新区英语教学专家

张燕军点评

首先,学生的发音非常标准,并且能流利地用英文表达一些专业术语,这有利于学生今后高中的学习,这与学生平时的口语练习是分不开的。其次,关老师肯定了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这一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第三,关老师对阅读进行了深度挖掘和解析,全程引导学生寻找关键句,提炼关键信息,让每位学生能够建构自己对语篇的理解,成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最后,关老师能借助大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挑出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并标注错误率,让课堂变得更加高效,也让每一道题的评讲变得更有意义。


数学组冯明胜老师执教

冯老师的课从一道习题出发,通过补充条件完善问题,再逆向思考提出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图像的平移、对称、旋转深入探讨问题,最后由特殊到一般归纳问题。整堂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层层推进。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有了深度的思考,学会提出新的问题,最后揭示问题的本质,整个环节也培养了学生“逻辑推理”的学科核心素养。


专家们点评



宝华二的李丽等老师认为冯老师的课切入点很好,几种编题方法逐步过渡,以学生命题为抓手,帮助学生理清题目之间的联系与本质;交大附中金老师觉得本节课开放性较强,学生思维很发散,在冯老师精准的问题设计下,学生高效合作,热烈讨论,活泼而不失严谨,开放而不失深度;浦东新区数学教研员齐敏老师对冯老师这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齐老师认为冯老师的课设计大胆,有自己的特色,这样的课对教师要求很高,要求教师既要有厚实的基本功,又要有很强的驾驭、掌控课堂的能力,冯老师上了一节很好的开放型课;培佳双语的孙隽等老师则如此评价:冯老师的教学功底深厚,教学设计新颖,为学生提供了另一个视角解剖题目,促进了学生深刻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率高。


 三位老师在前期备课、磨课的过程中积极进行跨学科试卷讲评课的研讨,发现了不同学科的相通之处。比如大家都认为老师可以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表扬鼓励进步的同学、书写规范的同学、每个知识点进步的同学,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品质,培养他们成为具有成长型思维的终身学习者。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三位老师以这次试卷讲评课为契机,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在日后的学习中,我们的老师定会细心呵护,关怀备至,期待小小的种子长成参天的大树!

期待,八年级的智慧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