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下午,以“新中考背景下的地理教学——跨学科教学及案例分析”为主题的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展示活动在唐镇中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地理教研员张新老师主持。在学科微论坛的环节中,我校范美玲老师在会上分享了我校在“新中考背景下地理和生命科学跨学科案例的教学实践经验”。
报告分享
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一、研究背景
二、具体措施
首先是教学课时保障。学校为地理和生命科学跨学科案例分析安排了每周一节的标准课时,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是跨学科案例分析能力培养的基本保障。
其次是课程开发指导。学校对跨学科案例分析课程高度重视,开学初就邀请了浦东教发院特级教师张新老师来校现场指导,张新老师在课程设计与实施方面,给予了我们切实有效的反馈和指导,促进了我们对跨学科案例分析的内涵理解,提高了我们对跨学科案例分析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三是教研制度保障。跨学科案例分析需要教师进行跨学科教研。为解决地理老师、生命科学老师对彼此学科缺乏深入了解的问题,我们成立了专项备课小组,设计教研机制,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跨学科的备课研讨活动。
第四是课程安排灵活。我们采用了“学科有分有合、实施有先有后”的灵活方式实施教学。
三、融入项目化学习的跨学科案例分析
范美玲老师和高贵明老师根据《教学指导意见》以及《跨学科案例分析终结性评价指南》,运用项目化学习设计的方法,以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为方向,共同设计了以下几个项目化学习:
认真研究,必有收获。通过前期探索,我校跨学科案例备课组也有了一些体会:跨学科案例分析的教学在选题上要注重现实情境下真实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内容上,要注重学科核心概念及学科间的大概念;设计上,要注重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观念的更新、加深跨学科合作与提升跨学科能力更是重中之重。
专家点评
论坛尾声,地理特级教师、地理教研员张新老师针对地理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培养,提出了地理教学的优化策略。他与老师们分享了自己对跨学科教学的感悟,指出了对三个近音字“合(综合性)、活(生活性、灵活性)、和(相融性)”的内涵的把握可以促进我们对跨学科教学的理解和实施,为跨学科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途径和方法。
跨学科案例分析明年首次纳入中考,积极求变方能应变。范美玲老师的这次展示不仅体现了我校对中考改革的积极响应,更体现出我校跨学科备课组(范美玲老师和高贵明老师)的跨学科合作能力与开拓创新的可贵勇气,期待你们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