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1日下午,我校信息科技学科的徐吉老师以线下观课结合线上直播的形式开设了一节区级公开课——《word文档中图片的应用》,浦东新区信息科技教研员瞿振芳和纪波老师带领中心组的老师们来到我校共磨共研,并开展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双线教研。同行的专家和教师还有浦东新区科学教研员姚霞老师,信息科技中心组成员倪勇、吴嘉瑕、徐佳寅、杨伟俊、王昌国、夏玉娇、康佳丽、朱曾等老师。
徐吉老师的这节课属于 “心目中的榜样”这一项目活动,活动任务是请学生结合个人制作的电子板报,通过任务驱动落实“空中课堂”中的“问题组织串联”。根据个人的表达意图对图片进行加工,融入个人创意,独立完成作品,充分感知信息加工的意义和价值。
表现性成果展示
在课前,徐吉老师为同学们设计了学习支架——请同学们利用模版收集并整理相关资料,同学们的榜样可谓是贯穿历史长河、涵盖各个领域,无论是伟人还是凡人,他们或有高贵品格,或有卓越成就,拳拳爱国之心是他们追求生命意义、作出巨大贡献的源动力。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榜样吧!
在课堂伊始,针对“心目中的榜样”这个主题,徐老师精选了两份电子板报,对比出真知,同学们通过对比两份板报的异同,真切地感受到了图片处理的重要性,于是迫不及待的要去美化自己前一节课精心设计的电子板报,同学们尝试运用三种方法处理图片——裁剪图片、更改图片外观和调整图片效果,处理之后颜值是大大提升了呢!
同学们欣赏了其他同学的作品,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评价。在这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不仅get到了图片加工的新技能,各路英雄的事迹和精神更是潜入心底,鼓舞精神。
专家评课
课后,在瞿老师的组织下,中心组的老师们进行了评课研讨活动。
吴嘉瑕老师:《榜样的力量》较好地落实了立德树人的要求,情景导入是亮点,从两份板报的区别,自然引入课题;应适当引导学生在空白插入图片和实际小报中插入图片在操作中是有区别的;图片的裁剪和图片形状的填充,可以采用学生分组研究。
徐佳寅老师:基本功扎实,活动层层递进,教学的完成度比较好。在调整图片效果上,亮度和对比度上学生练习的比较少,在课堂上可以适当提及形状,图示和箭头。
杨伟俊老师:学生素材围绕情景导入开展,可适当提高立意,从整个信息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所有信息的处理都有一条主线,从而提出学科的核心内容、信息素养。
王昌国老师:这堂课很好地促进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还需要关注学生的社会责任问题,需要有正能量,而且注意图片的版权。
夏玉娇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需要加工处理的图片素材。介绍形状填充时还可以提及形状也可以变成文字的背景形状。
康佳丽老师:可以适当增加交流展示环节时间,让学生自己来交流。
此次开课是浦东新区信息技术学科首次以钉钉直播的形式进行线上线下的双线教研,瞿老师对此次新型的教研形式给予了肯定并且从技术方面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尽最大努力把课上好是老师的天职。上好课既要自己琢磨,还要学会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提升上课水平最快的方式就是上公开课,请同行观察学生的学习历程并客观评论自己的课堂。只有自己的课堂“被看见”,获得反馈,才能促进教师个体对自身教学的认识与理解,而多一重理解,课堂就会多一种改进的可能,希望更多的老师能够在教学现场的摸爬滚打中,学会不断地与自己对话、与他人对话,在反思性实践中上好自己的课,做一名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