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6日下午,上海市浦东新区拓展型、研究型课程教研员祝俊风老师莅临我校进行综合调研与学科调研。
徐吉老师与何佳倩老师分别上了一节劳动技术课。徐吉老师上课的课题是《插座的设计》,从“当家里的固定插座不够用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这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联系学科知识,发现自己或他人需求,并通过思考与分析确定设计需求。徐老师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求,进而提升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
何佳倩老师给孩子们带来的是项目化学习《神奇的纸》的单元引入课。《神奇的纸》以常见材料“纸”为基础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整体以纸艺作品展作为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本单元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创意设计纸艺作品,共同完成纸艺作品展的布置,并以“纸”为载体,展示造型美、力量美与创意美。
教研员祝俊风老师对两位教师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对两堂课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专业点评,并向两位教师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可实施的建议。今年,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版)》从中央文件精神出发,结合认知基础、实践基础、行为与品格及三者有机整合的视角,提出将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作为劳动素养的四个方面,阐释了劳动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祝老师非常赞赏我校将科学课程和劳动与技术进行项目化整合的方案。跨学科的研究和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开展跨学科研究不仅符合知识生产的内在逻辑,也是新时代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跨学科要以学科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依托,这种创新探索值得尝试。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融合的综合技能,并应用到实践中,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祝老师的引领下,老师们思维的火花被点燃,改进并完善了新的课题和项目化学习方案,为今后的理论提升、教学实践与课题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吕彩玲校长介绍了学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所作出的尝试和努力,分析了学校科学课程统整的策略以及构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设想。目前我校教研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围绕着学科、跨学科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断优化校本教研的机制,打造一支对教育充满热忱、具有课程领导力的教师团队。
通过这次有深度、有意义的教研活动,我们不仅得到了专家的切实反馈和高位引领,也加强了同行间的学习交流,激励老师们开展更多的创新实践活动,开发更多高质量、广视野、深内涵的精彩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