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5日下午,我校劳动技术学科何佳倩老师以“项目化学习主题”形式,开设了一节区级公开课——《建设班级智慧植物角》。浦东新区劳技老师们来到我校共磨共研,开展了线下研讨活动,同行的专家与教师有谭李华、李侥婷、付诗柳、沈刚、徐兰君等 。
何佳倩老师的这节课重点是植物盆栽栽植,难点是养护方案设计。首先通过“真实情景”引入——呈现课前两组学生栽植的盆栽,引导学生观察并判断栽植是否正确。在此基础上,教师讲解栽植正确的评价标准,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栽植流程,与学生共同讨论确定各操作流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达成共识后,各小组进行盆栽栽植,并完成自评。接下来进行养护方案设计的环节,呈现班级植物角曾经枯萎的植物习性以及真实养护记录,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为什么会枯萎?盆栽养护应该重点关注什么?理解影响植物生长的多种因素也是养护的重点,作为植物养护的新手可以借助工具定量观测植物生长状态,从而实现智慧科学养护。
由此以基质pH为例,分别进行传统pH试纸检测以及DIS传感器检测,引导学生进行不同检测方式的优劣讨论,介绍与植物养护相关的智能化工具。最后提供植物养护所需的各项智能化工具以及养护计划表格,支持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后期盆栽养护方案的设计。
同行评议
课后,在谭李华老师的组织下,听课老师们进行了评课研讨活动。
李侥婷老师
教学内容的难易度把握较好,所有同学基本完成了教学活动,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教学目标也基本达成了,教学过程流畅,活动设计也很丰富。项目主题是智慧植物角,从教师的设计视角出发,智慧是指科学种植、正确种植,然后科学养护,设计出养护方案。用酸碱度测试仪控制生长环境是这堂课的亮点。相信这样的劳动课堂种下的科学种植的小小种子,一定能在未来开出科技农业大大的花。
付诗柳老师
种植类课程能够参考的案例较少,何老师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从班级的植物角入手,吸引学生的兴趣,设计了丰富有趣的课程,学生活动积极,成效显著,并结合了科学的知识内容以及现代化设备,与时俱进。
沈刚老师
从学生的身边入手,聚焦学生的实际需求,建设班级的绿色植物角,小组自备小草莓、小番茄、薄荷、吊兰等,伴随着学习活动的实施需要配套相应的评价标准,有对应的学习单指导,如栽植的流程、注意的事项、评价量表,学生边学习边讨论边总结,在“活动一”的实践过程中,教学评互动起来。
在“活动二”的探究中,以生活中的雏菊案例,发现养护的问题,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活动,需要设计一个合理的养护方案,培养学生的发展性思维、专家型思维,从土壤、温度、水分、光照、肥料、虫害等方面思考,课堂上各小组可以选择1~2个方面进行探究和设计方案,课堂外针对其他方面继续探究,从盲盒式养护进阶,到基于一定原理的科学养护,再到有数据支持的精准,甚至借助于AI的智慧养护,从绿色升级到智慧植物角。
最后谭李华老师进行活动小结,肯定了本节课以真实情境为背景,融合项目化学习要素设计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劳动素养培育;强调了新课标背景下的劳动课程教学应该更凸显学生主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不止于劳与技,更是要通过劳动实践与技术学习促进学生的劳动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