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无云镜九州,
最团圆夜是中秋。
为深入开展生活素养培育课程,推进落实“五育并举”,交中初级将劳动教育与传统节日相融合,于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在六年级开展了以“桂香金秋,情绵交中”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浓重的节日氛围中,六年级的孩子们遵习俗、做月饼、享团圆、送祝福,其乐融融。课程的设置精妙无比,丰富多彩,让我们一起把时针拨回那节难忘的主题课。
PART 001
忆中秋习俗,博古而通今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佳节的历史内涵意蕴无穷,要想了解文化,必须通晓其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
抓住中秋节的契机,老师们细致地讲解了中秋传统文化的由来: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代,自古以来,人们都对中秋佳节有着独特的情怀,文人墨客创作了无数经典的诗句来歌颂中秋之夜。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科普各族人民的节庆习俗中,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兴致盎然。
月满中秋寄相思,别样佳节味更浓。在这个有爱的节日里,老师们引导大家写贺卡,做月饼,寄真情,将宝贵的手工月饼送给亲人,将真心诚挚的祝福溢满校园。
PART 002
做冰皮月饼,念中秋味道
动手环节最有趣!首先学习如何制作月饼。老师们摇身一变成了大厨,从月饼的准备工作、饼皮饼馅的制作流程、包装环节等都进行了详细切实的讲解,在突出丰富的月饼样式的同时,老师们也再次强调了安全卫生的环境、适度适量的原材料的重要性。
同学们满怀着兴奋,排好队列整齐的向食堂走去,动动小手,跃跃欲试。在月饼的制作过程中,揉面、包馅、塑型、压制、装盒,同学们自发通力合作,互帮互助,青春的面庞写满难掩的兴奋,欢声笑语在食堂中飘扬。
PART 003
跨学科的课程,有机的融合

了解习俗、手工制作、祝福传递;这堂别开生面的素质教育课程原来是由三位老师共同备课:美术老师、语文老师与劳技老师纷纷结合了自己的学科知识技能,再将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跨学科的课程设置也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动手动脑,体会与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
老师们用生动的语言分享着流传甚广的中秋经典传说。将历史、神话与现实紧密结合,用更加生动化的表达让学生发现中秋节并不只是美妙的诗句、美味的月饼,其背后的文化风俗也是那么鲜活丰富。结合动手创作环节,此课程俨然变成了一场艺术创作,提升了自我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意识。
“明月满街流水远,华灯入望众星高。”
古人用最诗意的语言描绘出中秋节万家灯火的壮观景象,上海民办浦东交中的师生们也在欢声笑语中,共同度过了妙趣横生的一节课,下一节生活素养培育课程又是何时呢?师生们正共同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