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教师,成就卓越课程。
卓越课程,成就卓越学生。
一群教师,在立德树人的共同目标引领下,建设五育融合的高质量课程体系,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有理想、有本领和有担当的少年,这是每所学校正在勾画的育人蓝图。为了持续、有效地推进学校课程的系统变革,我校成功申报了区级课题《基于项目化学习理念的初中浸润式教师培训实践研究》,希望能够通过激发教师的“研究态”,在研究基于学生发展的项目化学习过程中,逐渐发现自身的潜能,获得成长的喜悦,不断回应教育生命里面存在的那些热切、渴望、初心和梦想,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去成就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
2023年1月17日下午,我校召开了区级课题《基于项目化学习理念的初中浸润式教师培训实践研究》开题论证会议。本次会议诚邀了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育科研指导部科研员俞莉丹老师、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特聘专家潘裕翼老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中小学PBL实践创新”项目专家张麦克老师莅临指导,多位课题组成员参会学习。
01|课题介绍
会议首先由课题负责人、吕彩玲校长做整体汇报。吕校长指出,该课题对于学校转型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课题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教师的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能力,更在于探索如何通过项目化学习要素的实践研究推动课堂教学微创新,并以此构建基于项目化学习理念的教师培训模型,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学校课程的系统变革。
徐丽琼老师与何佳倩老师分别针对“PBL理念下的教师培训”及“浸润式教师培训”进行了文献研究的汇报,拓展了课题组成员对研究基础的认识。
02|专家点评
会议的第二项议程是专家点评,三位与会专家对吕校长的课题汇报给予了充分肯定。
首先,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育科研指导部科研员俞莉丹老师肯定了吕校长以学校龙头课题带动学校转型发展的做法。
俞老师认为该选题非常具有创新性,在“项目化学习”这个全民热议的教育议题中发现了新的切入点,通过细致、完善的顶层设计与实践思路,以及扎实、主动的前期研究与教学尝试,为整个课题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俞老师指出,该课题对于PBL理念下教师培训研究内容的设定还要进一步地细化,同时需要关注教师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改变与成长,做好研究与梳理,才能使课题的实践成果更加清晰,同时发挥出更大的效能。
接下来,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特聘专家潘裕翼老师对该课题进行点评。潘校长首先肯定了校长对教学变革的敏锐洞察力以及躬身入局的实干精神,同时对于课题的创新性和价值性给予高度认可。潘校长认为该课题通过种子教师与非种子教师的分类培训推进的模式,适合交中初级的校情,有助于将这种变革全面铺开。
同时,潘校长也指出这一课题的挑战性:如何将顶层设计有效落地,避免课题研究成为少数人的奔忙而最终昙花一现;如何让全体教师真正卷入到这场教学变革之中,实现融合与成长,还需要课题组继续细化、优化研究方案,开展持续的探索与实践。
最后,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中小学PBL实践创新”项目专家张麦克老师发表建议。麦克老师从教师培训的角度出发,提出教师在设计项目化学习时也应当注重自身高阶思维的培养。
“如果老师自身不具备高阶思维的能力,那你又要如何去设计一个,能够激发学生通过创造力来解决问题的项目呢?”
素养时代学校课程改革的推进需要深入研究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更新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教学方式,对标构建高质量教育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如何加强素养导向的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如何培养教师的“五育融合能力”,如何从当下对分科课程的建设转向五育融合的课程构建,这都需要一个切实有力的抓手去推动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这项区级课题则是我校全体教师从课堂教学微创新走向学校课程系统变革的清晰路径,相信我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在各位专家同仁的倾力指导下,一定能够在项目化学习的研究与实践中,取得新成果,收获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