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校园我做主”系列项目化学习——《校园走廊设计》
2022-06-30

生的学习在经历和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中最容易发生。

2020学年,我们以自然为师,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差异,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声音,热爱自己所生活的校园环境,开始了“我的校园我做主”系列项目第一期——校园植物挂牌设计

2021学年,为了满足学习空间赋能于人的需求,学校计划在暑期进行校园翻新。校园的一切都可以承载学习的意义,是否能让同学们参与其中设计出更有创意、更符合学生需求的校园?

由此开启了“我的校园我做主”系列项目第二期——校园走廊设计项目,同学们的创意与用心带给我们无限的惊喜和感动。

让我们通过视频来回顾一下这段逸趣横生、意义非凡的研究过程吧!

【项目概述】

在本项目中同学们化身为设计师经历多元的学习实践,在形成最终项目方案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设计思维。参与走廊项目的同学们兼具走廊使用者与走廊设计者的双重身份,因此在项目实践中不仅需要调研、建模、方案撰写等多项技能,更需要同学们团队协作,不断换位思考,最终形成以人为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设计思维。

此外,本次走廊项目是面向全体同学的综合项目,打破了年级与班级的边界,支持与鼓励同学们跨班级、跨年级组队合作。在活动过程中,每一次学弟学妹与学长学姐的交流都是天然的社会性实践,彼此相互看见、相互学习。校园文化建设是本次项目化学习的内核,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又构成了交中初级校园文化的内核,由此整个活动承载了更丰富多元的育人的价值和意义。


本质问题

校园学习空间的设计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人的成长?

驱动性问题

如何让走廊更好地为学生赋能,成为大家生命互动的能量场?

怎样向大家展示我们的创意走廊设计方案?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Knowledge and competence objectives

· 通过微课学习掌握项目实施的基本过程与所需技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团队分工与协作,为后续项目实施奠定基础。

· 通过项目调研、实地考察等方式,加深对于学校环境与学生活动的理解,进一步了解同学们的校园生活需求,能够站在设计师的视角针对用户需求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养成设计思维。

· 通过组内、跨组、校内等交流展示活动,不断提升表达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可视化设计呈现方案设计,学会倾听,能够不断吸收建议与意见反复迭代优化设计方案。


高阶认知

Higher order cognition

· 创见:设计专属不同年级学生的创意互动走廊。

· 调研: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了解不同年级学生对于校园走廊功能的需求与喜好。

· 决策:用适合的形式呈现小组的走廊方案,并在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设计理念与创意亮点。

· 问题解决:通过创意设计,让原本单调的校园走廊变得更有趣、更满足学生的需求;并在活动的过程中探索团队合作与任务解决的模式。



学习素养

Learning literacy

· 探究性实践:自由组队并根据小组任务设计有针对性的调研形式与调查问卷;根据调研结果,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有团队创意的互动走廊;用适当的方式呈现与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

· 社会性实践:实地考察校园走廊,测量各维度走廊数据;并在过程中与走廊用户、组员和老师们积极沟通,合作完成方案的设计。

· 审美性实践:设计美观且适切的走廊效果图、团队宣传海报、答辩ppt等。

· 技术性实践:运用适合的工具呈现走廊的效果图,如手绘平面图、3D建模等;使用图表、思维导图等方式将更多内容可视化呈现,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信息。

· 调控性实践:通过两次校级交流会,反思与完善自己的团队成果;在为期一个学期的长周期活动中,坚持初心,获得成长。

【项目回顾】

入 项

在上学期结束的时候,同学们在线上收到了一份特殊的任务书:利用寒假的时间,组队为自己的校园设计富有创意的互动走廊。在大家的兴奋与好奇中,一场为期八个月的项目化学习就此拉开了序幕。


走廊设计初体验

(知识与能力建构)

如何成为设计师,以小组协作的形式共同完成走廊项目设计?在正式开始走廊设计前,老师们精心准备了系列微课,从项目调研、公共空间设计、3D建模、项目预算等多个角度展开讲解,尽可能高效地帮助同学们了解项目实施的基本过程与所需技能。

有了这些学习支架,即使没有室内设计的经验,同学们也不会感到无从下手了。首先是前期调研工作,具体包括走廊的实地调研以及同学们的需求调研。在这段时间,课间或者放学后时不时就能看到几个同学在走廊里拿着工具测量数据。与此同时,各组同学还通过网络问卷或者个别采访的形式进行用户需求调研。

其次是方案的可视化呈现,同学们挑选自己擅长的方式来绘制走廊,或是借助教师微课、网上资源甚至是家长资源的力量自主学习。手绘平面图、网格平面图、3D建模图……同学们用适合的形式,构建出走廊设计的画面效果。


走廊设施的选材和预算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同学们通过调研与比较,了解不同材料之间性能与价格的差异,货比三家,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方案规划。


在整个走廊设计的过程中,老师们也给到了大家专业而细致的支持,助力每一份灵感与热情。同学们通过钉钉或ClassIn的线上软件及时提出问题,或是在开学后找到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老师则在答疑解惑的过程中总结大家的共性问题,梳理成文字反馈给所有的参与者。另外,各小组需要定期提交项目日志,结合日志中的记录,老师们也会主动找小组交流或者组织线下会议,与同学们沟通确定项目推进的细节,为后续项目整体呈现做准备。




从线下变为线上的竞标会

(前期成果)


线上一对一交流

正当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时,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的计划。居家甚至酒店隔离、线下转线上的教学、授课时间与授课工具的转变……然而新的情境带来新的可能,老师与同学们及时调整了活动预案,化腐朽为神奇,开启了一场有趣的线上体验。老师们分时段开设了线上指导会,点对点地与各个小组的同学沟通,指出不足、交流心得。疫情阻隔了距离,却并没有阻隔大家设计走廊的热情。

而竞标会也从线下改为了线上,我们在 ClassIn 平台中建立课节,提前确定好竞标会的流程环节与时间安排,同学们通过摄像头和麦克风,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调整后的走廊竞标会活动大获成功,线上开展的形式让全校的师生都能同时旁听和参与,即时的投票和宣传也是校园线下形式所不能做到的,同学们有了更加充分的准备,侃侃而谈,彼此看见。

除了由全校同学共同投票选出的最佳人气奖,我们还邀请了校领导和美术、信息、数学等学科教师担任评委。基于项目评价表,评委老师们进行认真细致的评分与讨论,最终确定各个单项奖的角逐结果。每一支队伍都有自己的理念与亮点,每一份方案也都有自己的创意与优势。老师们采用线上VCR颁奖的形式公布结果,同学们在无比激动的气氛中收到一份对于自己半学期以来所有辛勤与努力的答卷。


吕校长:

今天的颁奖会仅仅是这个项目化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同学们通过实践已经积累了项目实施、走廊设计的相关经验。前期每个小组的走廊设计是聚焦于单一功能的,接下来还有终极挑战:为各年级同学设计满足相应需求的具有复合功能(智力互动、情绪互动、运动互动和展示互动)的走廊。你们前期研究的成果也已汇总为走廊设计的素材清单,大家可以结合素材清单进一步优化实现复合功能的走廊设计。期待你们下一次的创新设计!


让理论变为现实的交流会

(成果修订与完善)

在此阶段,前期各个队伍重组构建了六、七、八、九年级走廊项目组。同 学们之间的关系从竞争,转变为了共享、共建,大家与自己欣赏的小伙伴协商,用自己的方式重新组队、选出 Team-Leader 与核心成员,从全校共同的创意库中整合亮点,融入全新的灵感,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以八年级走廊项目组的组建为例,不仅囊括了前期不同功能设计团队的同学,而且覆盖了六、七、八三个年级。

此时,老师们的角色也从组织者转变为了服务者,为四位Team-Leader提供各项支持与服务。Team-Leader具体担任着管理团队的职责,大家定期开会研讨,反馈问题、解决问题。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中获得不同的锻炼与能力提升。

最终,四支全新的队伍在原有的设计基础上,形成了四份针对不同年级需求的、复合功能的走廊设计方案。学校邀请了蒲公英智库的设计师团队作为评委,以线上的形式和同学们面对面交流,同学们始终停留在理论阶段的设计方案,终于要转变为现实啦! 

在面对面交流会上,设计师们专业分析,耐心解答。同学们与真正的室内设计从业者对话,设计师们也在过程中听见目标用户的心声。在这份美好的沟通中,三方合力,一起修订与完善方案,最终形成了一份我校专属的走廊设计蓝图。


形成最终成果

在暑期,这一份最终的走廊设计将会对接施工方并真正落地,在新学期乘着大家的期待,迎接所有的同学和老师们。队长们的工作也将告一段落,但是这段经历给大家留下的意义,将会一直延续下去;对所有参与者而言,项目化学习的经历也将会是一生受益的成长体验!


【项目反思】


胡玥

六年级走廊项目 Team Leader

累!


杨子木 

六年级走廊项目 Team Leader

这次走廊设计下半场活动,我作为中途"赶鸭子上架"的总组长,参加了对接前最后一星期的ddl艰苦追赶。短短的一星期,让我收获很多。

第一天晚上开始做调研问卷已是深夜,昏昏沉沉只记得开会时,老师提到的一张汇总表。那时不想请人合作,也不愿问老师这张表的来头,想都没想,把表上一条一条的设计复制到了问卷上……就这样酿成了走廊设计活动上我的第一次"抄袭"。非常感谢参与八年级走廊设计的同学们宽容了我,更是感谢高思琪学姐给我发来了宝贵建议和指导,我明白了一个人埋头苦干是不行的,急着赶ddl前,静下心来想一想是否有更擅长这一工作的组员,利用好手下的“人才”,与老师、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真的是很重要的!

非常感谢老师们给予我这次锻炼的机会,让我感受到设计走廊满满的成就感以及交中的友爱。这次担任组长很忙很累,但是我不后悔。下一次我一定会努力做的更好!

……


疫情让我们无法在校园中相聚,但是“有界无限的互动走廊”项目化学习,让我们的心在同一个目标、同一段旅程中,走得更近了。

相较于去年的植物挂牌竞标会,这一次的走廊设计项目凝聚了更多人的智慧与活力。老师们经历了新一轮的项目化学习研究,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细化并完善了评价机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支架,同时丰富了活动的形式,加强了师生间及生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当我们彼此看见、彼此倾听与协作,那些美好,也自然会源源不断地发生:

你会在线上会议的镜头中,看见身处异地的师生们在灯光下,充满着同样的热情,激烈讨论着;

你会在走廊设计群中,看见不同年级的两支队伍真诚的致歉与握手言和;

你会看见专业的设计师们巨细靡遗地点评着方案,而同学们一边悉心聆听、频频点头,一边快速记录、质疑反思;

你也会看见各位Team-Leader虽然辛苦、偶有困惑,但依旧挑战自我,一起坐下来构思对策,解决问题……

当下,交中学子怀揣着对校园学习空间的美好憧憬,凝心聚力,挑战自我,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未来,交中学子将满怀理想与热爱步入各行各业,迎接种种不确定的挑战,项目化学习的经历和体验将转化成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勇担责任的品格与挑战自我的精神,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